2019年世界击剑锦标赛七月下旬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在备受瞩目的女子重剑团体决赛中,由孙一文、林声、朱明叶和许安琪组成的中国女子重剑队发挥出色,在比分一度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逆转,最终以29比28战胜俄罗斯队,成功夺得冠军,这是中国女子重剑队继2006年、2015年后第三次获得世锦赛团体冠军,同时也为中国击剑队在本次世锦赛上摘得唯一一枚金牌。
这场决赛可谓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,中国队从开局阶段就陷入苦战,俄罗斯队凭借强大的进攻能力始终占据微弱优势,战至最后一局,中国队仍以21比23落后两分,关键时刻,老将孙一文顶住压力上场,连续得分实现反超,最终朱明叶在决胜局中稳住阵脚,以一分的优势锁定胜局,为中国队赢得这枚宝贵的金牌。
中国女子重剑队本次世锦赛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,作为赛会三号种子,中国队直接晋级十六强,首战对阵巴西队就以45比30的比分轻松取胜,然而在八强赛中,她们遭遇了强劲的意大利队。
中意之战可谓惊心动魄,比赛开始后,意大利队先发制人,一度领先4分,中国队教练组及时调整战术,加强防守反击,逐渐追平并反超比分,关键时刻,林声连续两次精彩得分将优势扩大到3分,最终中国队以45比42险胜,晋级四强。
半决赛对阵爱沙尼亚队,中国队展现了强大的整体实力,从比赛开始就掌握主动权,每局都保持领先优势,朱明叶在第六局打出5比1的小高潮,为中国队奠定胜局,最终比分定格在45比35,中国队顺利闯入决赛。
从技术统计来看,中国队在决赛中的胜利源于出色的防守反击能力,全场比赛,中国选手共完成11次有效反击得分,远超俄罗斯队的6次,特别是在最后两局比赛中,中国选手在保持防守稳固的同时,抓住俄罗斯队进攻中暴露的破绽,实现了比分反超。
孙一文在赛后采访中表示:“我们知道俄罗斯队的进攻非常强大,所以赛前制定的策略就是先稳固防守,然后寻找反击机会,虽然比赛中一度落后,但我们始终相信自己的战术能够奏效。”
个人表现方面,朱明叶成为中国队得分最多的选手,共得到10分,其中7分来自反击得分,林声贡献8分,孙一文取得7分,许安琪也有4分入账,俄罗斯队中,效力于法国俱乐部的职业选手维拉·科瓦列娃表现最为出色,个人独得12分,几乎占全队总分的一半。
中国女子重剑项目的发展可谓硕果累累,早在上世纪90年代,中国女子重剑队就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,2006年都灵世锦赛,由李娜、张莉、仲维萍和骆晓娟组成的中国队首次夺得世锦赛团体冠军,创造了历史。
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,孙玉洁、李娜、骆晓娟和许安琪组成的中国女子重剑队夺得团体金牌,这是中国击剑队首枚奥运团体金牌,标志着中国击剑项目的重大突破,2015年莫斯科世锦赛,中国女子重剑队再次夺得团体冠军,展现了在该项目上的持续竞争力。
本次2019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夺冠,是中国女子重剑队第三次登上世锦赛最高领奖台,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世界领先地位,中国击剑协会主席王海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这个冠军证明了中国击剑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有效的,我们将继续加强基础建设,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做好准备。”
中国队的胜利在国际击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,国际击剑联合会主席阿利舍尔·乌斯马诺夫在颁奖仪式后特别祝贺了中国队,称:“中国女子重剑队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,她们展现了出色的技术和心理素质。”
欧洲击剑强国也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训练体系,法国队主教练休格斯·奥布里表示:“中国队的技术非常全面,特别是在防守方面做得十分出色,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她们的战术,为今后的比赛做好准备。”
此次世锦赛结果也改变了女子重剑世界排名,中国队凭借冠军获得的积分,世界排名从第三位升至第一位,俄罗斯队保持第二位,意大利队位列第三,个人排名方面,孙一文进入世界前五,朱明叶和林声也进入了前十五名。
每一个世界冠军背后,都有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,中国女子重剑队的姑娘们为备战本次世锦赛,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封闭训练,每天训练时间超过8小时,每周只休息半天。
朱明叶在赛后激动落泪:“去年因为伤病,我差点放弃击剑,能够站在最高领奖台上,我要感谢教练和队友们的支持,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坚持下来。”
队中最年长的选手孙一文已经是两个世锦赛冠军的获得者,她表示:“这次冠军意义非凡,我们队中有年轻队员,需要帮助她们建立信心,这个冠军证明了我们新老结合的阵容是成功的。”
教练组的作用也不容忽视,中国女子重剑队主教练雨歌·奥伯利是法国人,自2016年起执教中国队,他带来了欧洲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,同时结合中国运动员的特点,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,奥伯利在赛后说:“这些姑娘们值得所有的赞誉,她们在训练中百分之百地投入,今天的胜利是她们应得的回报。”
本次世锦赛的成绩为中国击剑队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带来了良好预期,女子重剑一直是中国击剑的优势项目,如今再次证明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竞争力。
奥运会比赛的激烈程度远胜世锦赛,历史上,中国击剑队在奥运会上多次与金牌失之交臂,被称为“银牌军团”,2000年悉尼奥运会,中国男子花剑团体决赛遭遇误判屈居亚军;2004年雅典奥运会,谭雪在女子佩剑个人决赛中惜败;2008年北京奥运会,中国男子花剑团体再次获得银牌。
2012年伦敦奥运会,中国女子重剑队终于打破这一魔咒,夺得团体金牌,新一代中国女子重剑选手们肩负着卫冕奥运冠军的重任。
孙一文表示:“世锦赛冠军只是一个开始,我们的目标是东京奥运会,接下来的一年里,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高技术水平,特别是加强进攻能力,以应对奥运会上的各种挑战。”
中国击剑协会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奥运备战计划,包括参加世界各地的积分赛、与国外强队进行交流比赛、以及进行针对性强的封闭训练,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也将得到特别加强。
中国女子重剑队的成功也促进了击剑运动在国内的普及,近年来,中国的击剑俱乐部数量快速增长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触并喜爱上这项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的运动。
北京市击剑协会秘书长王键表示:“自2012年奥运会中国女子重剑夺冠后,北京地区的击剑俱乐部从不足10家发展到现在的超过50家,注册青少年击剑运动员人数增加了五倍以上。”
这种发展态势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发生,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城市的击剑运动普及程度尤其显著,许多中小学也开始将击剑引入体育课程,培养学生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。
中国击剑协会还推出了“击剑进校园”计划,通过组织专业运动员到学校进行示范表演、提供教练培训等方式,促进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,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,也为击剑运动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2019年世界击剑锦标赛已经落幕,但中国女子重剑队的姑娘们没有太多时间庆祝胜利,她们已经投入到新一轮的训练中,为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积分赛做准备,布达佩斯的胜利是对过去努力的最好回报,也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,中国击剑,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。